阅读历史 |

第三十九章 泛滥(2 / 3)

加入书签

还没有人失踪。每年夏天都是这样,不过今年特别严重,据说是今年中国很多地方雨水都比较严重,武汉这个水灾之城就比往年更严重了。”

立刻有人关心地问:“那你们停课停工了吗?”

“水灾严重的地方是停了,但是总不能全城都停止运转啊,总要吃饭的。”

“是啊,那么你们买菜方便吗?”

“不太方便,菜市场里也进了水,超市里大家都在抢购东西,菜肉都涨价了,很贵,米面还稍微好一些。政府说平抑物价,但是哪那么容易呢?菜农的菜都被淹了,鸡啊猪什么的饲料也是贵,走地鸡更贵,有些已经被淹死了,所以有时候想到食物紧缺的事情就让人心里慌慌的。”

“啊,不要担心了,只是贵一点而已,因为大雨嘛,从外面运送食品过来总是需要时间的,又不是全世界都没了食物,那才是世界末日呢(*^__^*) ”

看到这里,苏霓心里想:“我就是担心有一天会到处都找不到食物啊/(ㄒoㄒ)/~~”

苏霓安慰了几句,要伙伴在家里也多囤积一些食品,比如方便面罐头之类,然后她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武汉那样大一个城市居然经常雨水成灾?那可是一线城市,湖北的省会呢!”

那位武汉的姑娘叹了一口气,说:“唉,原因很多啦,有说排水系统不够好的,但是这么多年来每年都投入许多钱去治理,却总是不见效果。也有人说是因为城市人口逐渐增多,所以填湖造城,许多湖泊都缩小了,有的甚至消失了,所以蓄水功能就越来越差,因此每年夏天只要雨水大了一点,或者连续下几天,市区里就可以划船了,有人说水再大一点就可以坐在阳台上钓鱼。”

苏霓一听,忧患意识顿时强烈起来,自己的空间中如果发大水,可怎一个“惨”字了得?如果自己半夜睡着睡着突然水漫金山,被涌入的大水冲走,那可怎么办?虽然自己会游泳,但是突如其来的水灾也是很危险的啊。苏霓脑子里想了一会儿夜半洪水的镜头,转了个弯又想到,即使没有发生那样恐怖的洪水泛滥,如果房子突然漏雨也是很厌烦的啊,她一想到屋顶上滴滴答答不间断滴下来的雨水甚至比湖泊河流的洪水还让自己难以忍受,简直就是钝刀子割肉,让人烦躁得要叫起来了。

苏霓连忙下了床在房间里走了一圈,厨房起居室储藏间都看过了,嗯,很好,没有一处漏雨,这古代的上流社会园林建筑质量应该还不错吧,希望可以坚持五十年无渗漏。

其实自己真应该想一点好的,比如最起码的,虽然一直阴雨连绵,但自己空间中菜价毕竟没涨,虽然摘菜捡蛋麻烦了点,但是起码不用为了食品费而肉痛啊┑( ̄Д  ̄)┍

一想到这里,苏霓方才的烦恼便抛开了,有了一种幸福的感觉。

因为想到水灾的问题,这一夜苏霓睡得多少有一点不太畅快,第二天她忙完了田地里的事情,就顶着雨一路踩着车子来到湖边,这是海瀛洲中最大的水体,如果这里出了问题,就很危险了。

将车子送进公寓客厅,苏霓将雨衣也换了下来,从沙发上拿起那一套蓑衣斗笠穿戴在了身上。那是她在珍珑院中找到的,蓑衣是雪白雪白的,斗笠则是金黄色,乃是用草藤编制,手工极其精细,虽然骑车的时候穿这一身颇有些不便,但是如今已经到了目的地,换上这一套就很能配合情调了。

苏霓重新回到空间中,沿着石子路走到湖岸边,放开目光往两旁一看,便看到有几个石制的无角龙头正张大了嘴从嘴里向外喷出水来,那是螭头雨水出口,想来是园林各处的水最后都被引导到这边来了,再一看水位线确实是上涨了,一些原本长在石岸上的青苔已经淹没在水里,显得那水绿油油的,但是距离岸顶还有一些距离,

苏霓放下心来,看来只要别连续不停地下暴雨,这样时大时小的连绵雨水应该是能承受的,不会发展成洪灾。

苏霓走上了通往石舫的九曲桥,站在桥上手扶栏杆向远处望着,忽然想到如果自己此时手里拿上一根钓竿,就很有渔人的感觉,雨中垂钓图比之雪夜寒江独钓别有一番滋味吧。

回到云梦泽中,苏霓擦干了小腿和脚上的雨水,便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外面的雨仍然淅淅沥沥,这种时候看片子最有味儿了,苏霓打开一部“洪荒世纪”,那部片子就是讲大洪水灾难的,全球温度升高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绝大部分陆地都被淹没,人们只好生活在方舟上,有时候就要派人潜水到海底城市去寻找过去的科研资料或者资源之类,看着从前的摩天大楼里面如今穿游的满是形状奇特的海洋生物,那感觉简直如梦似幻,这种天气看这样的片子真的是太应景了。

下午的时候,苏霓看片子也有些累了,端了一杯茶正坐在那里喝着,忽然微信声音响了,她打开来一看,原来是吕云城发过来的:“阿霓,最近怎么样?”

“还好吧,这几天都在看雨,情深深雨蒙蒙啊。你最近还好吧?”

“哈哈哈,你还挺有情调啊,从前就感觉你挺古典的,喜欢那些诗词歌赋,这样的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