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章 寒意渐来(2 / 3)

加入书签

道往回走,现在她要回去做中饭了,一个上午自己做了许多事情,园林里之前稍稍有些杂乱,现在看起来精致了一些,不再那样野蛮生长了。

九月,外面还是一派炎热,但是空间中已经略有些降温了,不再像七八月时那样炎热,田地里的农作物大部分都已经收割完,只剩下一些蔬菜还留在地里,因此苏霓一身轻松。

此时一阵风迎面吹来,路边的柳树长长的枝条在风中拂动,苏霓的想象力十分古怪,那刷刷摆动的柳条竟让她想到了清扫庭院这件事;虽然是秋季,但是假山边花圃中秋季当令的花开得十分灿烂,尤其是大丛大丛的菊花正在最旺盛的时候,一眼望去丝毫没有古诗词中秋天惯有的悲凉气氛;风里送来花草的气息,这是一个怡人的正午,园林中寂静安闲,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欣赏,那种拥有一切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

苏霓不由自主地哼起了一首老歌:“我独自穿越这条伤心的街,怎么忘记你回过头的身影,我鼓起勇气忘记这个距离,怎么告诉你爱已慢慢烧尽,不如远走高飞自己解围……”

嗯,除了第一句,其她的都和现在的场景没有什么关系,即使是第一句歌词,如果把“伤心”这两个字换成“无声”就完全切合背景了。

这时她突然发现前方有一个小小的院子,那里的只有一栋很普通的房屋,自己也曾进去过,不过那里面空空如也,看起来有点像是库房,但是却又不知道存储的是什么。苏霓觉得海瀛洲中不会平白无故建一座这样无味又无用的房子,昨天她心情不是很好,于是今天就有点多动症的症候,虽然急着回去做午饭,但是此时却有些不明智地将脚踏车停在院子前面,推开门走了进去。

这一次她在房子里仔仔细细搜索了一遍,忽然发现拨去地面上堆着的稻草,地上竟然有一个铜环,铜环连着的不是青砖,而是木板。苏霓脑子里的那根弦立刻“叮”地一声响,她拉住铜环往上面用力一提,咯吱一声,木板打开,下面是黑漆漆的通道。

苏霓望着那漆黑的仿佛深不见底的通道,脑子里立刻嗖嗖嗖掠过无数诡异离奇的联想,一瞬间感觉自己仿佛是古墓探险的女主角,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似乎有白色的雾气从下面升起,带来一股森森的冷意。虽然头皮有些发麻,但是苏霓还是掏出手机打开内置手电,照亮了下面的台阶,然后一步一步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向下走去。

走了几十级台阶,终于到底了,苏霓缩着身子微微发着抖举起手机往四面一照,一块,一块,又是一块,都是行李箱大小的四方体晶体,通体洁白透明,难怪这里这么冷,原来是一座冰窖!

苏霓哆嗦着在冰窖里大概走了一圈,嗯,很正常的地下冰窟,没有冰冻的古尸,没有幽幽泛着荧光的宝石,没有任何出乎想象之处,就只是一座冰窖。在这里没有发生盗墓小说中的神奇情节,似乎有些令人遗憾,这样精美的园林之中出现这一座冰窖,也好像有点煞风景,不过苏霓打了个喷嚏之后想到,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古代没有冰箱空调,那些贵族豪门便想出用窖藏的冰来解暑的方法,大夏天弄个冰镇酸梅汤啥的,甚至在柜子里藏冰,既能够出冷气,又能够储存食物,这些都要用到冰啊!

既然有人隔离出了这样一个空间,在这样一个完整的古典小世界中,夏天如果没有解暑的方法,不是很遗憾吗?难道要让这座典雅宽广的园林里面原本住着的姑娘大夏天一身是汗?因此出现这样一座冰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让苏霓感到无比抑郁的是,现在将近九月下旬了,天气已经凉爽下来了,自己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发现这里有一座冰窖啊啊啊!

苏霓揉着鼻子快步沿着台阶走了上去,来到地面上再回过头来看,她发现的确不是自己的错觉,下面真的在向上散发丝丝白汽,看上去仿佛是带了一点灵异的味道一样。苏霓将木盖板重新盖好,然后将那一堆稻草又铺在盖板上,两只手交叉在身前使劲摩擦着自己满是鸡皮疙瘩的胳膊,走出了房子。

可能是在冰窖里受了一点凉,苏霓吃过午饭后盖了被子睡了好一阵,这才觉得元气满满,起床后她刷了一会儿曼币,就去避秦津捉了一只鸡杀鸡拔毛,如今鸡群已经繁衍扩大开来,吃鸡可以大方一点了。厨房里有前两天刚刚拾取的新鲜栗子,然后将鸡块先炒后蒸,和着栗肉一起蒸了三十分钟,最后浇汁,就做了一个栗子焖鸡。

苏霓将晚饭摆在庭院里面,竹林中有一张石桌,两个石墩,桌子上还刻着棋盘,旁边泉水淙淙,很有一种“幽林棋罢指犹凉”的韵味。

不过这一回石桌的布景却没有什么幽情雅致,此时苏霓面前摆着一碗米饭,一盘栗子鸡,一碟青菜,然后就是茶壶茶杯。月上黄昏的时候,苏霓已经有些饿了,她抄起筷子夹了一颗栗子就放进嘴里,嗯,滋味好美,栗子的香甜融合了鸡肉的醇厚,形成一种独特的味道,对于苏霓来说吸引力甚至大过了鸡肉。烧鱼的蒜瓣,焖鸡的栗子,都是很特别的美味啊!

苏霓大口大口吃了一会儿,肚子里落了个半饱,就拿起手机来随意地刷屏,忽然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