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四章 擐甲行 (7)(1 / 5)

加入书签

王五的惨败属于那种真败了也并不足以让人吃惊的状况。

因为就算是王叔勇平日里表现的再诚恳、再服帖、再讲道理,也不可能在小半年间改变他根底上还是一个大豪强的秉性。

这种人,骤然获得一郡之地,上万之众,便是心里大约明了自己不是对方对手,也大概知道身后两位龙头提醒的对,也还是会舍不得瓶瓶罐罐,以至于被人一战如山崩的。

当然了,张行也得从中吸取教训,那就是就算要坚持,也要存人为上,存地为下,所谓不到万不得已,不到实力对比到了有足够胜机的时候,决不能轻易指望军事决战。

但是,不惊讶归不惊讶,因为这一败,黜龙帮的军事格局变的格外艰难也是理所当然。

实际上,之前三月间横扫三郡,势不可挡的东向大军在勉强接应下了济北郡的败军之后,根本就是狼狈不堪,几乎是逃亡一般放弃了鲁郡与济北郡夹缝中的平陆、须昌、宿城等肥沃之地,直接选择西撤。

不撤不行,再不走要被人整个包住的。

而撤退过程中,部队情况越来越糟糕,士气不振,丢盔卸甲、新兵逃散都是常见,头领之间的争吵、部队之间的抢道也屡见不鲜,而且还发生了一件更加恶劣的事端——东平郡新降的两個头领,一个县令一个本地豪强,直接裹挟着小部分部队投降了官军。

临走前,甚至还攻击了友军。

这种情况下,人心自然惶惶。

于是很快,就有济阴、东郡的老头领,具体来说就是翟氏兄弟和尚怀志了,这两个次一级的豪强兼实力派,因为见到王、单二人的惨状和损失,心理明显畏怯,于是纠合了一帮人,提议折回老家。

几位惨败的大头领,也都有些意动。

胜的时候迫不及待划拉地盘,败的时候又忍不住想保存实力……是以豪强为主力构建的封建军队最麻烦问题。

因为这种行为甚至不是故意的,而是一种本能,甚至有一种相互认可的规则的感觉。

这伙子张行和李枢能找到的最有实力也是能力最出众的反贼骨干,没有谁觉得这种行为有什么问题……这恰恰才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也就是这个时候,左翼大龙头李枢站了出来,以他之前在平陆防守成功获得的威望,再加上雄伯南以及部分文士型头领的强力支持,强行压制了所有杂音,然后带领残兵败将,退到了东平郡首府郓城,开始固守,准备迎敌。

郓城算是东境名城、大城,更是一座要害之城。

这是因为济水来到这附近漫延成了方圆百里的巨野泽,而郓城非但背靠巨野泽,水陆通畅,便于防守,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巨野泽的存在,使得济水水域与大河之间的地域到了此处变的狭窄,直线距离不过五六十里……这意味着,此城可以轻易监视大河与巨野泽,以及两者之间的陆上通道。

修行者力气大些,凝丹会飞,但也不能一个人抵得上一万头骡子,将后勤独立转运过去……或者说,只要还需要大部队的运转,那在这个时代,就不可能有人愚蠢到将自己的后勤线暴露在这座大城面前。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枢的退守和选择,毫无疑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依仗着这座坚城、大城、要害之城,一面固守,一面做休整,再加上双方高等级战力的对等性,官军短时间内绝对没有办法破城,也不敢仗着胜势轻易越过去。

果然,乱战得胜后的官军从东面匆匆汇集起来后,尝试乘胜追击,却在面对着郓城时,陷入到了尴尬的围城中去。

并且很快撤围,因为他们发现巨野泽的水路是畅通的,但对他们来说,此城不破,谈何西进扫荡?

所以,只能占据寿张、平陆一线,并进屯巨野泽北面便于监视郓城的梁山,形成军事对峙。

而得益于此,张大龙头在后方,一时间倒是状若无事。

“李公已经安排程大郎从巨鹿泽出去了?”济阴郡府大堂上,面对着信使,张行诧异一时,但旋即醒悟。“是要他去联络登州那几位,让那些人去挠齐郡?”

信使,也就是李枢的心腹、某种意义上算是被张行排挤走的杜才干了,明显是被张行反应之迅速给弄得怔了一下,但还是立即点头,做了验证:“是这个意思。”

张行想了想,重重颔首:“李公的安排没毛病,加上固守郓城的行为,甚至堪称神武……他可有什么其他交代?”

“他还是想问下淮右盟的动向,和徐州的动向。”杜才干带来的问题并没有什么让人吃惊的地方。“尤其是徐州,因为若徐州精锐直接北上,渡过济水,然后从巨野泽西面过去,郓城也就丧失守城的意义……”

“淮右盟杜盟主是我专门请回去的,因为我当时临时知道了一个讯息,且正跟徐州有关……”张行沉默了一会,选择在部分头领面前做了部分袒露。“据我所知,徐州方向有可能选择司马正作为主将来东境,我便做了些安排……杜盟主和周头领便是去应对此事去了,主要是希望能促成阵前换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