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70章身故(1 / 2)

加入书签

别看在太极殿中长孙顺德战战兢兢,可离开了皇帝的视线,那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正满脑门官司的他看着炸毛的杜楚客,只抹了抹脑门上的冷汗道:“贤弟在殿中也说,如今门下人心惶惶,需要善加安抚,怎的又要出尔反尔?

当此之时,你我若不能同心同德,还要闹什么意气,如此过上几日,怕是你我就不是罚俸一载了吧?”

杜楚客一口气憋住,沉吟片刻,却是冷笑一声,拂袖而去,转身之际,冷飕飕的话传了出来,“同心同德?哈,长孙侍郎自家还是好自为之吧。”

长孙顺德瞅着对方的背影,也是暗自咬牙,好你个杜山宾,以前还以为是个老实人,如今竟然在太极殿前故作姿态,这是要做给谁看?

他想的是一点都没错,就算杜楚客怒火中烧,若是搁在封德彝在时,当不至于在太极殿前发作出来。

此时勃然作色,多数还是看出了皇帝的心意,所以才会如此。

人家杜楚客也是在洛阳匪巢待过的人,还在那里坐过牢,即便性情醇厚了些,但绝对不是缺心眼的傻子,在这种时候,断不会为人枪刀,把自己归为长孙顺德一党。

回去的路上长孙顺德心事重重,暂理省务,这是摸到侍中的边了?

皇帝对封伦一直信重有加,加之封伦本人滑不留手,他想要取而代之已久,却是一直无法可想。

如今终于有了机会,他肯定是要死死抓住的。

皇帝……入主长安已有六载,文治武功非是杨广,李渊之辈可比,满朝文武,亲信者多……唉,要是早上几年也就好了,那时皇帝刚刚入京,天下未定,不管是洛阳氏族,还是长安门户,皇帝都需安抚倚重。

换句话说,那时他长孙顺德说话是有着十足的分量的。

但如今时过境迁,忽忽数载,当今天子年年用武,平定了天下诸侯不说,连高句丽都给灭了,威势布于内外,眼见着已经超越了前隋开皇之功。

这个时候皇帝在朝中那还用问?天下大事一言而决,再也无人敢于违逆。

所以想像当年在洛阳时那些人一样,联合众人,把控朝政是不可能了,最多只能用于自保而已。

想到自己的那些党羽,长孙顺德掂量了几番,心里稍稍镇定了些。

他也知道皇帝对他不满已久,可那不算什么,经历了那许多乱纷纷的局面,长孙顺德一直深信聚众才能成事的道理。

没有友朋,哪能在朝中立足?无有党羽,还谈什么为官?家资不富,还说什么为官脸面?皇帝不也是党羽成群,才称得一声陛下吗?

想到这些,长孙顺德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哼哼,大家都是一般,他长孙顺德当个宰相怎么了?还能比那名声不佳,孤魂野鬼一般的封德彝差了不成?

而这就是河南走出来的人物,一直深刻的受到河南战乱的影响,所思所想,所行所言,和其他地方的人都不太一样,对皇权没那么敬畏,对权势的追逐永无止境。

…………

当然了,不管两位门下侍郎怎么想,躁动的门下省还是在他们严令之下平静了下来,也无人再提去封德彝府上探病之事,说嘴的人也少了,多数人都在观望风色,等着最终的消息。

只是人心浮动在所难免……

李破也无心政务,只在太极殿中待了半日,便回去了后宫。

外朝的官员们得到消息的时间晚了一些,上午时中书令萧禹入宫见驾,不多时,尚书左仆射温彦博也进了太极殿。

随后两人出宫,一起到封府去探望了封德彝。

其实没有卵用,在李破看来,什么头风之症,八成是他娘的脑溢血,还是很严重的那种,封伦九成九是熬不过去这一关了。

也一如他所料,到了这一日晚间,封府传来丧讯,封德彝殁了。

封德彝一直处于昏迷之中,竟然连一句遗言都没有留下,得到消息的李破闻之,也是哀叹一声。

封德彝其人聪明绝顶,人情练达,于大略之上更是鲜有人能及,几乎就是另外一个裴弘大。

只是没想到人家裴弘大还活的好好的,年岁小了一轮还多的封德彝却先行了一步。

丧讯传入宫中时,李破正在跟自家婆娘用晚饭,当时饭就吃不下去了。

封德彝归顺于他虽不过数载,但用起来太过顺手,君臣之间也便潜移默化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想起封老头时不时的扮出无赖相,舔着一张老脸来他面前讨上一餐饭食,言谈之际,也是有趣的紧,但在大事之上,却又能为他出谋划策,不落人后……

想到这些李破不由暗叹,以后可能不会再有这样的人出现在自己面前了,封伦之殁,无异于痛失干城啊。

也许是年纪大了,李破罕见的有些悲伤,由此也可见封德彝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几乎已不下于陈孝意,温彦博等晋阳旧人。

如此一来,封德彝的身后之名也就有了定论。

李破令中书,礼部,以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