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留下(2)(1 / 4)

加入书签

在京城中她一直托人打探柳璟的消息,好不容易终于寻到了他,两人许久未见,甚是激动,小酌了几杯,浓情蜜意之下竟是行了鱼水之欢。柳璟承诺会尽快请辞回江南,向祁家求娶她,两个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人,还不知身份差别有多么重要,亦不知命运早已同他们开了玩笑。

不久后她随母亲返回了江南,紧随其后的是一道册封圣旨,她本不愿进宫,可是父母以全族人性命相要挟,她不得不从,只能含恨再次上京。

初入宫那晚,周惠帝便宠幸了她,她还担忧会被发现自己已非处子之身,可不知为何那晚她的下身还是落了红,第二日便借口身子不适宣了柳璟诊脉。

其实自入宫起,她在京中就毫无依靠,唯一能够信任的只有柳璟。

不过短短月余,原本私定终身的两人再重逢,一个成了皇帝新宠,一个成了不能逾矩的臣子,两人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再也无法轻易跨越。

两人相视无言,只能默默感概天意弄人。

柳璟诊断出她已有身孕,她腹中是他的孩儿,可是她已无法再成为他的妻了。

为了保住这一点念想,她自然是要将孩儿生下来的,哪怕冒着极大的风险,柳璟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就像以往他从不会拒绝她的任何要求,他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和腹中胎儿。

进宫足有一个月后,她才告知周惠帝自己有孕,她央求周惠帝允许柳璟专门为她保胎,周惠帝那时颇宠她,欣然应允,还晋了她为丽妃,除此之外他还另外指派了冯太医为她保胎。她暗自心惊,若是两个太医同时为她护胎,那么她怀的不是龙种这件事必定会暴露。她伙同柳璟对冯太医威逼利诱,好在冯太医是个识趣的,她才得以保住孩子。后来冯太医请辞回乡,她才真正放下心来。

她那时刚进宫就得宠,还怀上了龙种,宫里不少人眼红她,她极艰难才熬到生产之时,谎称是早产,只有她和柳璟才知道,其实她是足月生产的。可没想到她的孩儿竟是这样的身子,但是好在“国运”一说救了她的宁儿一命,虽然周惠帝对外宣称她诞下皇子,还晋封她为贵妃,可她知道周惠帝心里对她从此开始有了隔阂。

没有关系,她只要守着她的宁儿便好,她将全部心血倾注到宁儿身上,在这深宫中,宁儿便是她唯一的寄托。

她本不愿搅进宫内的浑水中,可是宫斗从来没有自愿不自愿一说,她的宁儿还那么小,被人害得差点丧了命,她守着宁儿哭了一夜又一夜。

自那时她才明白,想要保住自己和宁儿的平安,她不得不争。

她扳倒的第一个人,是先皇后。

先皇后也是个可怜人,早年生了大皇子,身子伤了根本,大皇子还体弱多病,早早便去了。

同为女人,她曾为先皇后感到惋惜,可是为了她的宁儿,她不得不筹谋,唯有坐上那个位置,她才能护得住她的宁儿。

她对自己也狠得下心,一碗红花下肚,从此丧失了再育的能力,以此嫁祸给先皇后。她含泪向周惠帝哭诉,先皇后自丧子后忧思过度,嫉妒宠妃得子,以药害之,尽管她做的手脚无可挑剔,种种证据指向先皇后,可周惠帝并没有重罚先皇后,只禁足一个月了事。

她无法再生育,可也只换来对方禁足一个月,尽管她对周惠帝从未有过感情,但那一刻,她还是不免寒了心。

先皇后本就思绪不宁,自此事过后,心思更加郁结,没多久也撒手人寰了。

后位空置,尽管周惠帝再不愿让她坐上那个位置,偌大的后宫只她一位贵妃,六宫之权还是到了她的手里。

直到宁儿五岁那年,才被封为太子,而她母凭子贵,册封为皇后。此后,母子二人才得以安宁。

祁芳懿从未对人说过她这二十余年的经历,没想到如今竟会在自己的孩儿面前袒露,她自然不会将事情全貌一一详述,她的宁儿最是单纯善良,那些她心狠手辣的过往,他不必知晓。

宁儿走时,她坐在殿内望着宁儿的背影,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她的心内默默在赎罪,宁儿莫怪母后,在这深宫里的二十年,母后真的累了,只望永铭是你的好归宿。

而高永宁听完母后的叙述,心里极为感触,一时竟无言。母后和柳太医原本两情相悦,可是却碍于皇家强权不得不分开,有情人终难成眷属。他是父母相爱的结晶,原本他们可以有一个圆满的家,然而如今……

母后为了护着他,吃了极大的苦,不论是当初决定生下他,还是后来对他的抚养,他都难以报答。

想到母后所说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他不禁有些心软,母后在这种困境下尚且能将他生下来抚养成人,他何尝不能善待他腹中这个胎儿呢?

总归是一条生命,既然来了,也许证明他们真的有缘。

高永宁站在窗边眺望月色,晚风习习,他心里仿佛也被柔风吹得平静了些。

高永铭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皇兄只着单薄的素色寝衣站在窗边,晚风轻轻吹拂起他耳边的长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